古代的人是靠什么潜水的

发布时间:2020-5-9 9:23:55   点击数:

以下文章来源于:知乎-开水有文

小编去年看张艺谋的电影《影》时就很好奇:王千源关晓彤他们用那管子就能去潜水?这是跟我开玩笑嘛?!

后来才发现,我国古人真用那种“简陋”的自制供氧装备,就去跳海潜水了,这勇气不得不佩服……

再仔细一搜刮,还有更多惊人发现!

在古代,国内外都靠古怪的装备来进行水下活动,一路试错,才有了今天我们这些靠谱的潜水装备

要是回到古代,你敢带以下装备去潜水吗?

中国古代潜水装备

关于我国古人潜水这事,在《古人潜水图鉴》一文中发现,中国潜水的发展与采珠业有关。

那些“采珠人”为生计,每次都得冒着生命危险去潜海采珠。那时候,采珠人下海前都会在腰部系上一根长绳,那是救命用的。

一旦在水下出现气息不足的情况就要立即晃动长绳让船上接应的人知道,船上的人就要迅速将采珠人拉出水面。

由于珍珠贝生长的地方较深,每次潜入不多久就需要浮出水面换一次气,徒劳无功的情况还不算什么,很多时候还会因窒息、被暗流卷走、遭遇鲨鱼等情况而送上性命。

在海中无法随时换气,往往是采珠人最难克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珠人对潜水的防护装置开始有了些创改。

从唐代起,南海地区的采珠人就开始从裸身潜海变为身着防护服、口衔呼吸管潜海采珠了。

防护衣是用棉布或牛皮制成的紧身衣,另外还有一个头套,头套戴上后可以罩住整个头部,只留下眼、鼻、口露在外面,这已经有我们现在用的装备的样子了哟。

呼吸管则是一个锡制的空心长管,两头都是喇叭口,一头罩住口鼻,另一头露出水面。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就明确记载了一种改良的呼吸潜水装备:“以锡造弯环空管,其本缺处对掩没人口鼻,令舒透呼吸于中,别以熟皮包络耳项之际。”

看起来还是挺简单的,但已经大大降低了采珠人在海中窒息的危险,也提高了产率。当然技术得不断进步,所以后来还向国外借鉴、引入了潜水装备

清朝时,国内出现了一部专门记录潜水服的译作——《水衣全论》,书中记载:“一千五百三十八年,西班牙国拖里陀地方有希腊人两名,在国王之前,用器入水。旁观者有万余人。”

西方古代潜水装备

既然聊到了中国向西方引入装备,那也得看看西方国家一开始是怎么潜水的,他们的潜水装备也是各种奇葩。

从最早说起的话,有记载的供气装备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发明的。我国为了采珍珠,他们则是为了打捞海绵要去潜水。这些海绵其实是海里的动物,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用途,直到今天,欧洲一些小城人民仍以打捞海绵来养家糊口。

据记载,打捞海绵的人当时用的是一个倒扣并能沉入海中的密闭罐子,潜水员依靠储存在罐内的空气短暂补氧,维持水下活动。

意大利的画家达·芬奇曾在年前后致力于潜水装备的研究,大部分设计稿被他编入《阿特兰提克斯手稿》中,其中一幅潜水呼吸管图相当引人注目。

达芬奇设计的呼吸管是由一个较短的向外凸出的皮囊构成的,皮囊与呼吸管口相接,呼吸管上端装有一个软木浮托,使另一个管口得以浮出水面。

虽然,达芬奇设计的呼吸管的结构并不完善,选用材料也非常普通,但却并不妨碍它成为如今的简易潜水装置的雏形。

年,美国人约翰·美斯勃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套盔甲式潜水服。它的外形像一只圆柱形的木桶,头盔前方有一个玻璃观察窗,圆桶左右还有两只固定在桶上的皮制袖子。人们穿着这套服装可以潜入18米深的海底作业。嗯,当年都不用考证呢!

但小编真的很疑惑,这块铁到底要怎么穿,而且一穿下水不就沉了吗,还怎么上浮?

年,法国的K·H·克林格尔特发明了一套用泵供气的开放式潜水服,它能使空气通过管子压进潜水服内,初步解决了潜水者在海底呼吸困难的问题。

这看起来真像影视剧里的外星人,导演们都是从这些造型里获取创作灵感的吗?最近热议的外星人是否也长成这样呢?

此后,潜水装置不断得到改进与完善。年意大利的威廉·詹姆斯,开发出贮存有压缩空气的金属容器,可装在潜水者的腰部,让潜水者透过管子呼吸。

可是这种装置的空气贮存容量较少,因此潜水者不能在水里停留太久,而且没有调节器,缺乏实用性。

年,法国人发明了跟今天原理相同的调节器,并且获得政府专利。这项发明可谓伟大,因为它让人类不论处于那种压力状态下,都能呼吸到高压空气。在此基础上,,一套具有自动调节阀的呼吸装置就被发明出来。

年8月14日,法国海军上校发明了利用手动式调节器送气的高压空气筒,他本人还成功在巴黎的游泳池里完成了10分钟的实验。自此,潜水装置的发展就非常迅速,不断改良至我们现在用着的这些潜水装备

正如《海底两万里》里所言:“TheseaistheLivingInfinite.”这无穷的海底世界始终令人着魔,从古至今,我们一路探寻,未曾停息。。

文章出处:知乎-开水有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联删

潜水发烧友

长按下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eguanjia168.com/qszb/84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