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以及突破自由读夜晚的潜水艇有

发布时间:2025/7/27 11:49:18   点击数:
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cgia.cn/news/chanye/1664369.html
根据年初制定的年阅读计划,于新年1月20日读完了第一本书,并写下了这篇读后感,一直没有发出来是想着让自己再沉淀一下,看看是否有不一样的想法,于是,在读完了《苏东坡传》之后,准备写读后感的时候我回头来看看这篇感想,竟觉得当初自己写的挺好,修改了几个错别字之后把这篇读后感发了出来。这真是一本不错的书,虽然是短篇小说集,但是每一篇文章都有独立的精彩点,真是那句话: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可以眼睛和心灵在你的身上,

前后用了一周的时间看完了《夜晚的潜水艇》,现在读书有一个习惯,看到情动处就提笔在书页上写出心中所想,读完后,回头一看,发现写下的内容虽然各有不同,但是至始至终有一个感受,这是一本关于追求自由的书,作者前后出品的短片小说汇集在一起但都对自由提出自己的定义和诉求,这种自由不是人身的自由,是关于思想的自由,禁锢你的不再是有形的管控,而是俗世人文,是约定俗成,是传统习惯等等,作者对自由的定义近乎胡思乱想的彻底。

这本包含了9篇短文的小说集,书名就和第一篇文章一样的名字,书名取于此,这应是一篇代表作吧,主人翁丰富的想象力、出众的能力算是对后面各种奇思妙想的一个交代吧。对于这篇文章,我觉得引用文中的两句经典文字就可以概括:“有时我甚至觉得我们星球上所发生的的一切,其实只是另一个人对着尘埃的幻想罢了”,如果看过电影《黑客帝国》、《异次元骇客》会对这个想法更加笃定。世界的真实性其实到底应为如何,我们谁也说不清楚。“我的才华早在十六岁那年就离我而去,飞出天外了”。要听话、要乖!毁了多少本应成长为天才的特有天赋。文章最后用这么一句来总结了:“人们猜想其中的隐喻。其实没有任何含义,那是一艘潜水艇。我的潜水艇。它行驶在永恒的夜晚。它将永远,永远悬停在我深蓝色的梦中。”

主人翁用这样的潜水艇、还是夜晚的潜水艇来说明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天才的一面,只是因为被现实的“正常”裹挟前进之后,这艘潜水艇就永远没有浮出水面了。

第二篇文章起名竹峰寺,也就有了一些禅味,每个人的梦想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在寻找净土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方式不一样,信仰如慧灯、逃避世俗如慧航、不期而遇如主角、沙弥如本培,所有的净土,都有一个终极标签,那就是神光涌动,超迈出尘,佛光与化蝶而合,道与佛的交融,它有形的名字叫做蛱蝶碑欲寻他,莫在从中寻,须由如是我闻到如是我思、如是我行方得此碑,主角将打开故乡门的钥匙和蛱蝶碑放在了一起,追求、回忆和灵魂的归宿,三者融为了一体,这是大多数中国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我们文化的统一落脚点。

传彩笔透露出作者隐隐的自豪或者自信,不能取悦自己的文章,再怎么让世人惊佩也没多大意思,反倒是作者越用心得意处,越不容易被人留意到,汇成一句:“兴到闲拈笔,诗成懒示人”,理想与现实之间、我悟与他人解之间、我所不欲言之间,每个人都曾经、正,或将拥有那支笔,这样的体验,有庄子的味道。

裁云记,它的更精彩之处我觉得是以下两处文句:水稻并非一种植物,而是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光;我并非想成为学者,只想找一处深渊供我沉溺;

酿酒师是一篇托物言志更加出彩的文章,粮食酿酒,文化塑人,酒醉人,醉出百态:忘你、忘我,甚至后人也忘了他,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用心用情之处,融为了一体,你也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伴随着金木水火土,最后都隐藏在文化的流水中,无所追寻。我觉得我们几千年文化的不断演进正如陈年佳酿,谁记住了谁酿的酒?他早已成为了酒沁入了你的心肺!谁扮演了金木水火土,他早已成为了你日夜言行的一部分,酿酒师回到现实中,早已消失,可是他的消失,就已经融进了佳酿,看完这篇文章,无须夜光杯只想痛饮来三杯。

迟波看完后我有这么一个感觉,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没有其他;

李茵的湖,看完后生活中曾经经历的种种戚戚然涌上心头:你的灵魂可能来过这世间无数次,只是这一世寄托在了这一副躯体上,它没有那么干净的区别开所有,所以它偶尔串台了,这是我在这本小说集中最中意的一篇文章,它让我串台了!

每个人总会有某个瞬间,觉得此生就是为此刻而设的;我附体在某个角色身上,随他在情节中流转,他的一生就是我的一世。死亡不过意味着成为《红楼梦》的一部分罢了。文学的力量在于你对他认知了多少,厚重的文学历久弥新,帮你一起承载着你的生命,什么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如果你不知道,阅读经典或许能帮你找到,一首歌、一个人、一本书,你的生命中一定有个红点,宇宙的奇点,这就好像‘音乐家’中所讲的那种紫翅椋鸟。这种鸟终其一生没旁的事,就是学唱到处听来的曲调,就是为了寻找属于他自己的旋律,一旦被它偶然唱出,椋鸟的形体就会立时化作灰烬,而它的灵魂就钻进那旋律里,再也出不来了,古廖夫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灰烬之歌,从而在现实与音乐中不断的串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断来回,最后他在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旋律时,离开了世俗的世界,化作了灰烬。就好像酿酒师那种,从忘我忘他到最后他人都忘记了你是否来过这个世界。在竹峰寺的末尾,收到的哪本金刚经,不管在找寻兴到闲拈笔的自信,还是终于诗成懒示人,在酿酒师的微醺乃至醉之后,醒来忙于世俗醉后不知所终,当每个人找寻到属于自己的灰烬之歌后,不也归于了金刚经中的那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么!

在读夜晚的潜水艇和裁云记的时候,我有一种感觉,作者是似乎有一些反红,可是在读到传彩笔、竹峰寺特别是音乐家的时候,我才知道在作者的心里,凡是让潜水艇之所以成为潜水艇的东西都是一种阻碍,何况这还是夜晚的潜水艇,自由的灵魂在寻找自由的路上就有了裁云记里的事,在裁云机故障的时间里,他觉得自己丧失里对天空的掌控权。可我认为,只有像蛱蝶碑哪样,以背为路,附身于草丛,这才是蝶落佛肩之道吧。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eguanjia168.com/jsyl/155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