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视野一文总结地下水潜水承压水

发布时间:2021-12-4 17:34:12   点击数:
在哪儿治疗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index.html
只学习最有用的地理地下水,是指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陆地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在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地球上共有多少水?有人说,地球实际上是个“水球”,因为这个星球的表面有71%被水覆盖。地球上的总水量有近14亿立方千米,这些水以液态、固态和气态的形式存在着。地球上的水绝大多数存在于海洋里,海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96.5%。陆地上的水从形式上分为固态和液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淡水和咸水。固态的水包括冰川、冰盖、冰架、冰山,以及永久冻土内的地下水。跟我们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多的是地表的液态水,这些水存于江河、溪流、湖泊、池塘等。地球大气中也存在着少量水分。我们能感觉到空气湿润或干燥,天气预报中说的“湿度”与空气中所含水分多少有关。虽然不同地区、不同时候,大气中水分的含量经常会变化,但是总体来说,地球大气中水分的总量是基本不变的。地球上水资源总量很大,分布却存在差异。在空间上,有些地方水资源丰富,而有些地方则极度缺水。水资源在时间上的分布也不均匀,比如非洲南部草原,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旱季大地一片干枯,雨季则万物生长、欣欣向荣。中国西北地区要比东部地区干旱得多;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夏天潮湿多雨,是一年中降水最多的季节。地下水从哪儿来的呢?地下水不像河流、湖泊、大海那样直接暴露在外,而是藏在地表以下,我们平时看不到。地面以下是土壤和岩石,哪儿有地下水呢?其实,大部分地下水储存在土壤和岩石的孔隙之中,也有少部分以地下河、地下湖的形式存在于自然形成的地下空洞里。我们往泥地上泼水,水很快会渗入地下,地表只留下一些水迹。这是因为土壤是由质地疏松的颗粒组成,颗粒可以吸附水分,颗粒之间也可以存储水分。岩石质地坚硬,但内部也是存在空隙的,这为地下水提供了存储空间。实际上,自然界里不存在绝对不含水的岩层。科学家把地下岩层分为含水层与隔水层。含水层与隔水层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可以把隔水层想象为一个盘子,盘子上面的含水层则是吸满水的海绵。如果盘子没了,海绵里的水就会因重力作用向下渗漏,所以含水层与隔水层对地下水的保存都非常重要。地下水很少受到污染,所以很多地区人们都以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那么地下水的来源又在哪里呢?总体来说,地下水跟地表河流一样,水源也是来自天空中的大气降水——雨和雪。这些水从地表渗入地下,条件适宜时就储存在岩层中。在地球的水循环中,地下水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地下水藏在地下,我们平时看不到,但是它却维持着地球水循环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井水为什么会冬暖夏凉?以前,在自来水还没有普及的时候,井水是城市、乡村生活的重要水源。有些井水清澈甘甜,而有些则苦涩、浑浊,需要澄清后才能饮用。但不管是甜水还是苦水,井水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冬暖夏凉”。冬天,井里打出来的水是暖的,不像露天的水那么冰冷;而夏天,井水反而会变得冰凉。难道井下有空调?当然不是,通常冬季的井水温度会比夏季低几摄氏度,但是相对于地面冬夏的温差,井水温度变化非常小,因此才会让人有“冬暖夏凉”的错觉。太阳光的照射是地表热量的最主要来源。但是在地球内部,阳光对温度的影响并不算太大。只有地壳表层,才会因为受到阳光的影响而改变温度。夏天日照强烈,但却不能穿透土壤。由于井水处于地下深处,只有很少的热量能传递下去,所以夏天取上来的井水,相对比地表上的河流、湖泊水温要低,手伸进去会感觉冰凉。冬天地表温度很低。但是地面以下的地层不会直接散发热量,温度反而会比地面高。因此从井里打出来的水,比地面的水温度要高,感觉比较温暖。越深的井,水温的变化就会越小。实际上,普通的井水,一般情况下夏季会比冬天温度高3℃~5℃。潜水的特点概念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特点补给来源大气降水、地表水渗入排泄方式垂直排泄:蒸发水平排泄:出露为地表水或泉水运动状况有自由水面,且因重力作用,随地形起伏,由高处向低处渗流水质、流量受气候影响大,水量不稳定,易污染等潜水位线的绘制等潜水位线是指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结成的线;等潜水位线的绘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绘制等潜水位线图时,必须利用同一时期的水位资料,因为潜水面是随时间变化的。2.在绘制潜水等水位线图时,等潜水位线只能与地形起伏保持一致,在一般情况下绝不能与地形等高线垂直。3.在沼泽地区,若地下水出露地表,则等潜水位线应与地形等高线重合。4.等潜水位线不应直接穿过河床,只能连到两岸为止。等潜水位线的应用1.判断某点潜水的埋藏深度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与地表的垂直距离。它等于该点地表的海拔高度减去该点潜水面的海拔高度,因此任一地点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是当地等高线数值和等潜水位线数值的差值。2.潜水位与地势的关系等潜水位线的数值大小可以反映地势的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等潜水位数值大,表明地势较高;等潜水位线数值小,表明地势较低。3.判断潜水流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向都垂直于等值线,由高处向低处流动。地下水从潜水位高处向低处渗流,若在等值线的转折点,流向与其切线垂直,由高处向低处流动。4.潜水面的坡度确定潜水的流向之后,在流向上任取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两点的实地距离,即得潜水面的坡度。5.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根据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当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时,则河水补给潜水;当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时,则潜水补给河水。或者是先判断出河流两岸潜水的流向,若潜水流向指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水;若潜水流向背向河流,则河水补给潜水。如下图所示。A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流向河流,因此河流两侧潜水补给河流水。在B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水流向两侧潜水,因此河流水补给两侧的潜水。6.利用潜水等水位线合理布置水井和排水沟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一般应沿等潜水位线布置水井和排水沟。潜水的利用问题及保护1.不合理灌溉,会产生土壤盐碱化。因此农田灌溉应有灌有排,防止土壤盐碱化。2.过量开采地下水,容易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导致地面下沉,建筑物倾斜或倒塌,在沿海地区还会引起海水入侵,使地下水水质变坏。因此,要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止形成地下漏斗区,及时进行人工回灌,填补地下水漏斗区。总结1.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水。2.潜水的补给来源:①主要是大气降水:对潜水补给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降雨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地表植被良好。②河、湖水补给:河、湖水位高于潜水面时,河、湖水补给两岸潜水。反之,潜水补给河湖水。黄河下游为单向补给(因为是地上悬河,故河水补给地下水)。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3.潜水特点:有自由水面;在重力作用下潜水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渗流;埋藏较浅,水量不稳定;水质易受污染。4.潜水涉及的相关概念:水位指水体的自由水面在某地某时高出某一基面以上的高程;潜水的自由表面称潜水面;潜水面的绝对标高称为潜水位;潜水面距地面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5.等潜水位线:①等潜水位线类似于等高线,它是潜水位相等的点连成线;②等潜水位线数值反映地势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③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形成于山谷处并由地势高出流向地势低处,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等潜水位线密处流速快,反之则慢;④等潜水位线与河流、湖泊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高度;⑤潜水与河流补给关系:若潜水流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流;若潜水流向背向河流,则河流补给潜水承压水1.概念: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2.补给:大气降水和地表水通过潜水补给。3.特点:①承受一定压力;②分布区与补给区常不一致;③埋藏较深,受气候影响小,流量稳定;④不易受污染,水质比较好。4.排泄方式:水平排泄,在排泄区转化为潜水和泉水。5.环境问题:污染或过量开采后不易恢复。1.潜水的下渗条件有哪些?对于潜水,主要有哪些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潜水就是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它的补给主要是直接的地面下渗。有利于潜水下渗的条件通常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降水,要求降水强度小、时间长;二是地面的坡度,要求地面坡度平缓;三是植被,要求有良好的植被覆盖。对潜水的不合理利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漫灌,造成潜水水面上升,水分被蒸发但水中的盐分积留在土壤中,形成土壤的盐渍化(次生盐碱化),这一现象在干旱、半干旱区的灌溉农业区容易出现。解决的办法是采用合理的灌溉方法,推行喷灌、滴灌节水型技术,或采取雨季的淋溶。二是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倒塌、海水倒灌等问题。解决方法是停止过度开采、节约用水、雨季回灌。2.地下都是岩石,地下水储存在哪里呢?地下除了较为疏松的土壤处,都是岩石,但是岩石是有裂隙的,地下水就储存在岩石的裂隙中,并且也有水位,从水位高处流向水位低处。但岩石的裂隙有大小,所以储水的能力也就不同。当岩石非常致密时,几乎就不储水,也不透水,这就是在承压地下水中讲的隔水层;但当裂隙过大时,因“漏水”而不能很好地储水,如石灰岩地区,地下岩石多受溶蚀,浅层的地下水就比较缺乏。3.如何根据承压水形成原因,分析澳大利亚自流盆地的形成?澳大利亚盆地位于澳大利亚东部,又称自流盆地。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该盆地的地质构造是一个巨大的向斜盆地。水层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为承压水。含水层在湿润的东部山地出露,向西倾斜,一部分渗入地下的降水顺着倾斜的含水层流向盆地中部。盆地中部为承压水的承压区,地下水承受一定的压力,在贫地地势较低处打井,有的可以自然喷出,形成自流井。澳大利亚自流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自流井的盐度高,不宜用来灌溉农田,一般可作牧畜饮用水,因此对畜牧业发展非常有利。4.深层地下水与浅层地下水、承压水与潜水是一回事吗?如何区分潜水和承压水?不是。深层地下水与浅层地下水是依据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来区分的,而潜水与承压水是依据埋藏条件来区分的。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为潜水,而埋藏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并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为承压水。典型例题例1: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简图(单位:米),回答(1)~(2)题。(1)图中A区地形类型为A.山峰B.洼地C.丘陵D.山谷(2)关于图中甲处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主要是潜水补给河水B.主要是河水补给潜水C.潜水、河水之间相互补给D.可能有较多支流汇入解析:第(1)题,A区等高线与一侧等高线的低值相等,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该地应为盆地(或洼地)。第(2)题,根据等高线数值及弯曲状况判断出甲处河流为地上河,河流水位总是高于两侧潜水水位,应是河水补给潜水。地上河段不可能有支流汇入。答案:(1)B(2)B例2:下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读图回答(1)~(6)题。(1)乙处的潜水深度为A.17米B.1米C.3米D.5米(2)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A.1.5米B.2.5米C.7.5米D.8.5米(3)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地下水开采过度B.地下水污染严重C.有盐碱化倾向D.有荒漠化倾向(4)甲地环境问题出现的时间可能是A.4~5月B.6~7月C.7~8月D.12~次年1月(5)图中河流与潜水的关系是A.河流水补给潜水B.潜水补给河流水C.互不补给D.不能判定(6)图中潜水的流动方向是A.a箭头方向D.b箭头方向C.c箭头方向D.d箭头方向解析:第(1)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河流的分布区是山谷,山谷处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判断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由西北向东南流。第(2)题,甲处等高线数值为55米,乙处等高线数值为60米,而乙处潜水面等高线为57米,所以乙处的潜水深度为3米。根据等潜水位线的特点,即地势高的地方潜水水位高,地势低的地方潜水水位低,可判断出南边的等潜水位线为52米,甲处的等潜水位取值范围为47~52米,因而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3~8米。第(3)(4)题,甲处有一条闭合的52米潜水面等高线,说明甲处形成—个潜水面比较低的范围,由此可知甲处地下水开采过度。该地是我国南方地区,冬季少雨,此时常过量开采地下水。第(5)(6)题,潜水的流动方向是垂直于潜水面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流,从图中看出,潜水的流动方向是由中间(河流附近)流向潜水。说明河流与潜水的关系是河流水补给潜水。答案:(1)C(2)C(3)A(4)D(5)A(6)A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阅读原文,搜索更多文章,欢迎分享,推荐收藏,每天在看,请你点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eguanjia168.com/qsfz/122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