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应训第二章白公问孔子

发布时间:2023-1-8 14:33:10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最好的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白公问于孔子曰:“人可以微言?”孔子不应。白公曰:“若以石投水中何如?”曰:“吴越之善没者能取之矣。”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菑渑之水合,易牙尝而知之。”白公曰:“然则人固不可与微言乎?”孔子曰:“何谓不可!谁知言之谓者乎!夫知言之谓者,不以言言也。争鱼者濡,逐兽者趋,非乐之也。故至言去言,至为无为。夫浅知之所争者,未矣!”白公不得也,故死于浴室。故老子曰:“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吾知也。”白公之谓也。

微言:密谋,指和子西共谋伐郑国一事。

菑水:即淄水。在今山东中北部。《周礼·职方》幽州:“其浸菑、时。”《史记·河渠书》云:禹治水之后,“于齐,则通菑、济之间”。

渑水:读音shéngshuǐ),发源于临淄齐故城小城西,古时此处平地出泉。

濡:湿。

趋:短而多的步子快走。

白公问孔子:“人可以密谋吗?”孔子不回答。白公又问:“假若像石头一样扔到水里,怎么样?”孔子说:“吴越地区善于潜水的人可以把它捞起来。”白公又说:“假若像水一样泼入水中,怎么样?”孔子说:“菑水和渑水汇合一起,但烹饪大师易牙能尝辨出来。”白公于是说:“这么说来,人就根本不能和他们密谋了?”孔子说:“怎么说不可以啊!那些能明白你说话意思的人就可以和他密谋呀!那些能明白你说话意思的人,你不去和他说,他也会明白。”争夺鱼的人没有不湿衣服的,追逐野兽的人没有跑得慢的,他们并不是乐意这样做,而是利欲之心驱动他们这样做。所以,最高妙的话是不说出来别人就已领悟,最好的行为是不做什么却能样样成功。那些才智浅薄的人才会去争夺,末流。”白公就是不懂这其中的道理,所以导致最后因事败走投无路而自缢于浴室之地。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言论有宗旨,行事有根据,因为人们无知,所以也不理解我说的道理。”这无知的人说的就是白公啊。

白公(?―公元前年),芈姓,名胜,号白公,楚平王之孙,太子建之子。白公的父亲父太子建因遭费无极陷害,便携家人出逃,逃到郑国时遭郑国人杀害。太子建死后,白公便从郑国逃到吴国。公元前年,楚国令尹子西将白公从吴国召回楚国,封为巢邑大夫。白公喜好用兵,礼贤下士,总想攻打郑国替父报仇。

公元前年,白公向子西请求攻打郑国,子西同意,却迟迟不出兵。公元前年,晋国攻打郑国,子西率军救郑,并接受郑国贿赂,白公对此很恼怒。

公元前年,白公打败吴军后,以献战利品为名,乘机发动叛乱,杀死子西和子期,囚禁楚惠王,自立为楚王。不久叶公率军勤王,与楚国国内的人共同攻打白公。白公兵败,自缢而死,楚惠王恢复王位。

就是否可以和取得别人帮助伐郑国一事,孔子的态度是,如果对方真是你朋友,不用你和他商量求他,他就会主动提出伐郑为你报杀父之仇。结果是白公没有听进孔子的话,子西密谋伐郑,结果在晋国攻打郑国时,子西发兵救郑。并引发白公的愤怒,走上谋反的道路。想想白公也是可怜,为父报仇心切,走上不归路。

白公死后,其子皆投秦,后人出来个名将白起。白公是白姓的始祖。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eguanjia168.com/qszb/132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