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随着气温的攀升,总有些人无视禁令牌,喜欢到水库湖泊或河道等野外场所游泳,容易发生溺亡事件,造成悲剧。 (路面监控画面,红圈中一市民在河道里游泳) 野外游泳,别看水面平静如镜,水下却危机重重。前两天,奉化区水鹰户外应急救援队的队员到西坞街道的横坑水库潜入水中,探摸水底情况,实地讲解野泳的危险性。 横坑水库是奉化夏季野泳多发的场所之一。“水鹰”队员应金荣穿戴好专业潜水服,潜水水库水底,10多分钟后,老应上岸。他说,水库的水下环境很复杂,石头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很多,水草也很多,“倘若不熟悉环境,一旦磕碰石块受伤或被水草缠住,就很麻烦,很容易导致溺水。” (水库水底下水草丛生) 另一大危险是冷水坑。水库有的深达十几二十多米,水面与水底温差较大。即便是炎炎夏日,水底的水温仍可能是冰凉,还容易形成“冷水坑”。 冷水坑一般在水底下特别深的位置,始终是静态的,不动的。游泳者遭遇冷水坑的话,哪怕水性再好,也会抽筋。老应说,像这个山脚旁边,离岸15至20米的位置,很容易就有冷水坑。 (救援队员下水探查水底情况) “水鹰”救援队队长蒋挺介绍,现在水库河塘边都设有禁止游泳的牌子,可野泳者抱着一份侥幸心理。根据他们多年的野外救援经验,发生溺水事故的人往往是会游泳的。可一旦进了比较深、宽的水域,心里就没了底,开始心慌,加上体力不足、游泳技巧不足、救生能力不足等原因,很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新闻多一点 遇到溺水怎么办? “水鹰”救援队队员吴建辉说,溺水的时候,必须先冷静下来,手忙脚乱更容易出错。等到头浮出水面,深吸一口气,用扎猛子的方式朝岸边游,这是最好的溺水自救方式。若发现有人溺水,现场有救援条件的话,比如在附近找绳索,救生圈,竹竿之类的,可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第一时间开展救援,并及时拨打报警。 来源:甬派 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