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fundivng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讨论游动对安全潜水的影响。并不是详细地进行中性浮力和Trim的教学。如果大家对中性浮力及Trim、大小蛙踢、倒踢感兴趣欢迎大家参加悅潜的UTD姿势改造课程(ESM)请潜友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阅完全文! 我们常常听潜友说:“唉呀,我的中性浮力不好!”也常常听教练对学生说:“你的中性浮力不好要多练习!”然后就是一大堆人热衷于中性浮力的练习与讨论,但将潜水事故、潜水员被流吹走、潜水员脱离大部队、甚至潜水过程中控制不住的上升与下降也归结在中性浮力上,我觉得,就有必要讨论一下了。 在PADI的休闲潜水中,单纯的中性浮力和Trim不好,并不会引起潜水事故,不会让潜水员被流吹走,不会让潜水员脱离大部队,也不会造成潜水员控制不住的上升与下降。引发这些问题的,并不是中性浮力,更不是Trim,而是游动!就算潜水员的中性浮力再好、Trim再标准,如果游动不好,都会带来这些安全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对游动、中性浮力和Trim做一个界定。分清他们的区别,然后再来讨论,对你自己来说,现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 一、游动。 我们所说的游动,主要是指用腿踢动,而不是像游泳那样还需要用到手。有效游动,能让我们向前,向上,向下。 呵,呵,顺便揭露一个真相:很多潜水员,包括一些修炼了绝对中性浮力的潜水员,其实中性浮力也并不十分地好,往往是靠游动来维持的中性。很多潜水员,在潜水过程中,并没有调整为中性浮力,而是较小的负浮力。然后靠游动,靠腿的踢动,维持自己不下沉,给旁人的感觉就是中性浮力好。这也是绝大多数潜水员配重超重的一个原因。(这当然是不正确的,但因为不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所以暂不批判) 二、中性浮力。 中性浮力是指正浮力与负浮力完全相等,这时,物体在水中成悬浮状态,不上也不下。如何判断潜水员是中性浮力呢?那就是在潜水员身体任何部位(特别是手脚)都不动的情况下,身体悬浮在水中,不上也不下。 好了,现在来判断一下,你如果手脚和身体完全不动,你在水中能悬浮着不上不下么? 你看到的那些中性高手,他们在水中是手脚完全不动么?当然有这样的高手,很多潜导和教练,能以各种姿势悬浮静止。但是,除这些职业潜水员以外的潜水员呢? 你是否听到这样的赞美:“你在水里游来游去,像美人鱼一样漂亮?”呵,呵,证明你不是中性浮力高手,你是靠游动来维持的中性。 现在,请重新评价一下你自己的中性浮力。 (现在你应该明白中性浮力应该练习什么了,但因为不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所以不展开讨论) 三、Trim。 Trim本身是先要求达到中性浮力,然后,要求身体与水面平行,双臂前伸,小腿与水面垂直,脚蹼又与水面平行。也就是说,Trim是有身体姿态要求的中性浮力。 Trim的第一大好处就是漂亮!绝对有逼格的姿势!拍照下来也很漂亮!Trim是技术潜水、洞潜、船潜等潜水的基础必修课,也是这些大神的必备技能!在Trim的基础上不仅可以悬停、蛙踢、还能后退(倒踢),还能原地转圈(直升机踢)!是不是有想学习的冲动呢? 与中性浮力一样,真正Trim好的潜水员,在不游动时,整个身体,特别是手和脚,是完全不动的,完全静止地悬浮在水中。 以上,我们介绍了游动、中性浮力、Trim的界定和区别,那么,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引起安全事故、潜水员被流吹走、潜水员跟不上大部队而脱队、潜水员控制不住地上升与控制不住地下降,是它们三个中谁引起的哩? 答案显然是:游动! 更进一步的结论是:如果一个潜水员的中性很好,甚至Trim很好,但如果游动不好,那么,被流吹走、游动跟不上大部队而脱队、有紧急情况不能游到潜伴身边等情况照样会存在! 于是,各位Buddy,从安潜角度出发,你的游动能力能否保证自己安全潜水了? 如果你觉得不能的话,那么,你的训练方向应该是中性浮力?Trim?还是基础的游动? 那么,怎么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游动能力呢?答案就是训练游泳和训练潜游! 因为,我怕你在潜水过程中因游动不力而脱队,因游动不力而被流吹走,因呼吸控制不好而控制不了地上升,因踢动不好而控制不住地下沉。 作为教练,也想跟教练同僚和前辈们讨论一下,OW学员,是不是应该把游动和踢动作为教学重点,而不是把绝对中性浮力强调得比游动都重要? 近年来,中国潜水界把绝对中性浮力和Trim抬高到一个无法理解的地位,全潜人民都在练习和谈论。当然,精益求精是绝对正确的,但如果放弃基础的求精,似乎就本末倒置了。 我曾见过中性很好的潜水员踢不动水,也曾见过Trim漂亮小蛙踢几分钟,还在原地无法前进的潜水员。 让我们用新的眼光来审视潜水界流行的潜规则: 诗巴丹最好有50潜以上才去,因为有流 初次船宿建议去斯米兰,因为流比较小 去马尔代夫船宿,需要AOW+50潜以上,因为流太大 去加拉帕哥斯,需要AOW+潜以上,因为流非常大 总结: 1、分清楚游动、中性浮力、Trim的区别 2、认清自己到底是缺少什么,应该先训练什么 3、先练好游动、再练习中性浮力和Trim会对你更有帮助 在分清了游动、中性浮力、Trim的区别后,我们再来讨论三个问题: 一、如何观察出潜水员的游动能力不足 二、为什么部分潜水员的游动能力不足 三、如何判断自己的游动能力 一、如何观察出潜水员游动能力不足 潜水中的游动,一般是自由踢,也就是全身平行于水面,双腿上下摆动,推动自己前进。后来,Trim出现了,于是要求在Trim姿势下进行小蛙踢。但观察潜水员的游动能力,还是要看自由踢。 有效游动的自由踢是:身体呈一条直线。大腿与躯干是直线,小腿与大腿是直线,脚面是绷直的。踢水时,一上一下,大腿带动小腿,将动作传递到脚,再传递到腿蹼,再由腿蹼完全传递到水中。 无效或能力不足的踢动是: 1、大腿与躯干不平行,像骑自行车一样,称为自行车踢。新手往往是这样的,很明显。 错误的踢动方式 2、小腿的动作不是由大腿传递过来,而是小腿自行摆动,造成整条腿变一下又直一下。这种情况,往往是游了半天,却还在原地。 3、摆动无力,双腿踢水动作太慢,产生的动力不足以推动自己前进。 4、直立行走。问题在于,他们还真的能走,还真的能!就是不能对抗流,也容易在团队进行时掉队! 各位潜友,出于安潜的目的,请自行判断一下游动能力如何? 二、为什么部分潜水员的游动能力不足? 首先,游动能力不足,肯定是自己的游泳能力不太好。 其次,在OW课程中,教练一般选择在比较平静的水域教学。不太有教练把学生拉到有流的地方去教学。也就是说,就算学生还是自行车踢,但也能在教学通过考试。即便在AOW课程中选择了放流潜,所选择的流也不会太大,并且是教练全程近距离保护和跟随。于是,造成的问题是,教练自己也不会注意到学生的游动能力有多差。 请各位潜友对照一下,自己是否在这样的情况之中? 三、如何判断自己的游动能力 最简单的方式,把潜水员扔到流中,看他能不能游出来,呵,呵,可是,谁敢这样测试? 在这里,我节选潜水长体能测试的有关游动能力来进行测试和判断。当然,这绝不是唯一,也不会是最优的方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自行测试。 1、在平静水域或游泳池,不借助任何游泳器材(包括潜水衣),在11分钟内完成徒手游米,中途不得中断和停顿(若是游泳池,游泳过程中不得接触池边,更不得借池边蹬动)。 2、不借助任何外力,只着游泳衣,5分钟直立踩水,最后一分钟,将手臂举过头顶。 3、只着面镜、蛙鞋、呼吸管,脸朝下连续游,在18分钟内完成米。中途不得中断和停顿。(不得使用任何漂浮装置,双手不能助游) 以上三项,如果你均能达标,那么,一般的脱队、被流吹走,控制不住的上升和下降都不太会在你身上发生。因为你的游动能力已经足够能控制住这些情况。 如果这几项你不能达标,并不是说你就不能潜水了,但出于安潜的角度,建议: 1、不要去流太强的地方,去流较小或没有流的地方。 2、找一个游动能力很强的,负责任又能让你放心的潜伴。 3、尽量自己通过训练和练习而达标,才能保证“安潜” 讨论:我们常常说的刷瓶子,实质上是刷什么? 在我看来,刷瓶子实质上是刷潜水经验。而这个经验,首先是游动,其次是中性浮力,然后是Trim。当然,还有其它的潜水技巧、安全行为等经验。 那么,常常在同一个方,只能练习其中的某几项的潜点,刷再多瓶子其实作用也不大的。 最后,请各位对号,你的游动是否足够好了? 若是,请去练习中性浮力和Trim。 若心存疑虑,请先练习好游动吧! 声明:本文旨在强调游动的重要性,并没有认为中性浮力和Trim是次要哦! 悦潜潜水俱乐部治疗白疗癜风用那些青海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