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赞美听话的孩子,大多是安静的,自己玩,不打扰大人,不添麻烦,见面微笑分开再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孩子如果是这样的,还要大人干什么呢? 在男孩子的养育中,听到最多的不是“加油”,而是“不要跑,不要跳,安静点,好好吃饭!”我有一个儿子,我也是我经常跟他说的话,也是全家人经常说的话。结果男孩子并没有安静下来,而是跳的更高,跑的更快,他们天生就跟女孩子不一样,脑子里的多巴胺注定他们就是这样动态的表现他们的生命力。 作为新一代的家长,不是不知道鼓励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在遇到令人头疼的问题的时候,依然毫无脑子的拿出杀手锏:“别闹了,再闹妈妈不爱你了!” 只可惜,现在的孩子压根不会把你这话当回事。因为妈妈不爱你,还有姥姥和奶奶,全家多的是,谁稀罕你什么都不让干的爱? 读《养育男孩》(母亲版)第一篇的时候,我就明白了,为什么我的儿子,到现在都不肯自己好好吃饭,出去就跑大街乱跑,让干什么偏偏不干。老人把孩子归结为淘气,我现在知道了,不是他淘气,是他从未得到过正面的尊重和鼓励,即便做错了也没有正确的引导。他的世界里,所有的人希望他能安安静静的待会儿,给大家一点消停的时光,而没有人关心,他心里怎么想。 是新一代父母不懂教育吗?不,我们看了太多的育儿书,把鼓励式教育放在首位,但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懂什么是鼓励。我们以为说“你真棒”就是鼓励,但鼓励的最高层意义是尊重。尊重孩子的个人,尊重他是一个人,尊重他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以及表达生命的方式。 在中国大部分家庭里,尊重是一门完全缺乏的课。大人心情不好可以拿小孩子撒气,可以在孩子不在家的时候把玩具送人,可以背后说孩子坏话,可以当别人面说自己孩子很差,可以打击自己的孩子。孩子对于很多家庭来讲,表面上是新生的希望,但养起来像对待一个宠物,可以随便打骂当个玩具来评价。 尊重是什么?我理解,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从内心深处认为我们都是一样的,我尊重你的生活方式,你理解我的思维理念,虽然不同,但我们还可以是好朋友。但对于孩子,我们更多的是包办,感觉这个孩子是我花钱买的,一切都是我说了算。 所以,你不可以打扰我的生活,不可以让我烦,你要安安静静的像个兔子蹲在这里自己玩,只有这样,你才是懂事的,乖巧的,让人喜爱的。 孩子要自己喝水,我们说别动,你喝不了;孩子要自己吃饭,我们说别动,妈妈喂。我们不是不相信孩子,只是怕他们自己做了,给我们添麻烦。我们以方便自己的目的,阻止了孩子的尝试,当然也阻止了他们的失败。 但孩子不是兔子,在他们生命之初的时候,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小孩子没有受到太多的干涉和社会管理,因此他们会到处跑跳不听话,用生命本来的,不受制约的方式来表达,而太多大人的职责,不是引导和尊重,而是制止。 现在有很多熊孩子,你以为熊孩子没有被制止过吗?当然有,问题是他不听。如果有人每天对你做的一切事情说NO,你还对生活有兴趣吗?一样道理,想来还有点悲伤。 这段时间孩子学游泳,每周上三四节课。惭愧的说,我带孩子亲子游的时候,我想起了小时候自己学书法学舞蹈时候,父母在旁边看着的情景。不允许一点走神,老师讲的自己没做到就着急,生怕课上的每一分钟会被我浪费掉。自己小心翼翼的听着老师讲话,却感到来自父母监视的目光,转个眼珠都害怕。 虽然我没有那么极端,但每次轮到我的孩子跳水或者潜水的时候,我希望他能好好地跟着老师上课的节奏做,而不是任性轮到他的时候就不做。一节课45分钟五百多块钱,可不能这么任性的浪费掉。 看,我想的是你要听我的,不要浪费我的钱,而不是你今天是不是不舒服,你是不是看到那些会潜水能一头扎在水里的孩子,会觉得有点怕? 起初效果并不好,我着急,但他还是害怕或者贪玩儿,就是不做。老师很有耐心,但不能把时间都花给我的孩子。他不做,只能带别的孩子继续上课。我思考了很久,是孩子太小了吗?还是就是逆反期?他老这么折腾,这课上的到底还能有什么意义? 看了《养育男孩》(母亲版)这本书,我恍然大悟。没有一个孩子不想被鼓励,没有一个男孩子不想当英雄。说白了,每个孩子都很喜欢起哄,因为那是一种氛围,一种高兴的,鼓励的,被肯定的,做成什么都有集体荣誉感的感觉。我不是没有鼓励过孩子,而是我从未给他一个游泳的氛围,我只让他踢腿跳水,却没有让他有过荣誉感。 上到大概十节课的时候,孩子神奇般的学会了踢水,老师趁势一边游一边拍手给他说:“宝贝儿你太棒了,对对对,就这样,走起来!”说着老师也一头扎进水里两个人一起疯狂踢水到对岸,然后给了他一个小火箭玩具。 你看,孩子多高兴啊,他下了课,还要回去,到了家,还不想进门。他惦记那个游泳池,惦记那个让他感到自己是个小英雄的地方。 后来,但凡遇到他吃饭,喝水,整理东西,我都会鼓励他,肯定他,无论他做成什么样,我都不会觉得他做不好,浪费了东西浪费了钱。他和我是平等的,我也经常做不好,没人怪过我,我为什么要怪他。 前几天,读海桑:《一个小小孩》,很受感动: 一个小小孩,如果他干干净净 衣帽整齐,如果他规规矩矩 这可并非一件多好的事 如果他一开口 便是叔叔好阿姨好再见再见你好 如果他四岁就能让梨 这又有什么意义 一个小小孩,应该是满地乱滚 满街疯跑,脸和小手都脏兮兮的 还应该有点坏,有点不听话 他应该长时间玩着毫无目的的游戏 他是一只自私、可爱又残酷的小动物 他来到世上,是为了教育我们 让我们得以再一次生长 而不是朽坏下去 温馨提示:想买到小编为您和宝宝推荐的好书吗?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专题链接,链接是手机端的,请不要担心您的流量哦! 赞赏 长按复方驱虫斑鸠菊丸治疗白癜风贵阳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